为强化学生国防观念,提升安全责任意识,2025年4月,24级人工智能辅导员翟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各班级召开“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主题班会。此次班会通过案例剖析、知识讲解、互动研讨等形式,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思想引领,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筑牢安全根基。
班会围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国防历史脉络、网络安全防护等核心内容展开。辅导员翟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近期典型案例,系统阐释国防事业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众安全的保障作用。例如,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曾通过“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联,强调个人行为对国防安全的潜在影响。此次班会延续这一思路,通过分析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现实威胁,强化学生对“网络安全是国防安全重要防线”的认知。
为增强教育实效,班会引入多领域安全案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曾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剖析某高校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参与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案例,警示学生“国家安全无小事”。本次班会进一步延伸案例库,涵盖网络安全诈骗、校园安全事故等现实问题。例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曾通过“电诈安全”主题班会,揭示电信诈骗对个人财产及社会稳定的危害,此次班会以此为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国家信息安全”,并开展“识别网络诈骗技巧”互动问答,提升学生风险防范能力。
班会设置“国防与我”主题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分享见解。例如,有学生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国防建设”,引发对“科技报国”的深入思考;另有学生结合“宿舍用电安全”案例,关联国防建设中“安全意识从细节做起”的理念。辅导员通过“身边事例剖析”,引导学生将国防观念融入日常行为,如“人离锁门、贵物妥善保管”等细节,均被赋予“维护校园安全即守护国家安全”的深层意义。
此次班会不仅聚焦思想引领,更注重实践指导。学院同步推进“国家安全+学业导航+管理护航”三维赋能体系,要求学生将国防意识转化为学习动力。例如,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通过学情分析班会,强调“夯实专业基础,服务国防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学科竞赛,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此外,学院明确宿舍安全、用电规范等日常管理要求,通过“辅导员+班委”双重监督机制,确保安全教育落地见效。
班会结束后,学生普遍表示“对国防安全有了更立体认知”。某学生反馈:“通过学习网络攻击案例,我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学院将持续深化国防教育,计划开展“国防知识竞赛”“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使命感。
此次主题班会是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国防教育+专业特色”融合路径,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技能的新时代人才,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青春力量。